文化營造:設置"德育能量墻"展示學生善行瞬間
C.成果評估
過程記錄:編制《德育成長檔案》
效果檢驗:設計道德情境測試問卷
家校聯動:每月推送家庭教育指導案例
四、家校協同共育計劃
A.溝通機制①建立班級微信群(每日信息發布≤3條)②開通"周五家長信箱"(48小時內必回復)③開發班級專屬小程序(成績查詢/活動報名功能)
B.合作項目
家長講堂:邀請職業特色家長每月開展職業啟蒙課
親子實踐:設計家庭科學實驗包(每月1個主題)
教育同盟:成立班級家長理事會(參與重大決策)
C.實施要點
溝通頻次:突發事件1小時內通報,常規事項每周匯總
信息規范:重要通知采用"文字+語音+圖片"三重確認
矛盾處理:設置"緩沖期-調解會-跟蹤期"三階段流程
五、心理健康護航方案
A.重點對象
建立心理檔案:篩查5類特殊群體(單親/留守/學困等)
跟蹤3名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
班級心理委員覆蓋率100%
B.干預措施
團體輔導:每月開展"壓力釋放工作坊"(沙盤/繪畫療法)
個體關懷:設置"心靈樹洞"匿名傾訴本,48小時內回應
危機預防:編制《校園心理危機識別手冊》家長版
C.資源整合
專業支持:與校心理咨詢室建立綠色轉介通道
同伴互助:培訓心理委員掌握基本傾聽技巧
環境創設:布置班級"情緒角"(提供減壓玩具、勵志書籍)
制定班主任工作計劃時,建議采用"三維聚焦法":時間維度上劃分學期重點(如9月規范期、11月深化期)、空間維度上統籌教室-家庭-社區資源、對象維度上兼顧群體需求與個性發展。每周五放學前用15分鐘做"微復盤",每月末通過學生問卷評估計劃實效。
 
 
 
 
 
 16.80K
 16.80K 13.44K
 13.44K 下載文檔
下載文檔


 
 
 
 
 使用微信掃碼付款
使用微信掃碼付款
 換一換
 換一換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