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不僅能阻斷病毒傳播途徑,保障公眾安全,更是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前提條件。為助力不同主體更好地應對疫情,特精心整理以下五篇疫情防控措施模板范文,從社區、企業、學校、醫療機構到公共場所,全方位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可借鑒的方案。

模板一:社區疫情防控措施模板范文
人員管控
出入登記與體溫檢測:在社區各個出入口設置檢查點,安排專人值守。所有進入社區的人員,包括居民、訪客等,均需出示有效身份證件進行信息登記,同時使用紅外測溫儀進行體溫檢測。體溫正常(低于37.3℃)且健康碼為綠碼者方可進入。對于體溫異常或健康碼為黃碼、紅碼的人員,應立即引導至社區臨時隔離點,并按照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進行后續處置,如通知相關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等。
重點人員排查:社區工作人員通過電話詢問、上門走訪等方式,對近期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進行全面排查。建立重點人員信息臺賬,詳細記錄人員姓名、聯系方式、居住地址、返鄉時間、行程軌跡等信息。對排查出的重點人員,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政策實施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措施,并安排專人負責跟蹤其健康狀況,每日至少進行兩次體溫監測與癥狀詢問。
居民健康監測:倡導社區居民進行自我健康監測,鼓勵居民如出現發熱、咳嗽、乏力、嗅覺味覺減退等可疑癥狀時,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告,并及時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。社區可通過業主微信群、公眾號等渠道,定期發布健康提醒信息,提高居民的自我防護意識與健康監測主動性。
環境消毒
公共區域消毒:每日對社區內的公共區域,如小區道路、樓梯間、電梯間、垃圾桶周邊、公共活動場所等,進行至少兩次全面消毒。使用含有效氯500mg/L的消毒液,對公共區域的地面、扶手、門把手、按鍵等高頻接觸部位進行擦拭或噴灑消毒,消毒作用時間不少于30分鐘,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干凈,以避免消毒液殘留對居民造成傷害。
垃圾處理:加強社區內垃圾的收集與清運管理,做到日產日清。垃圾桶應每日進行消毒,消毒后套上專用垃圾袋。對于居家隔離人員產生的垃圾,應設置專門的收集容器,并按照醫療廢物的處理標準進行處理,確保垃圾不成為病毒傳播源。
環境通風:鼓勵居民保持家中空氣流通,每日至少開窗通風2-3次,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30分鐘。對于社區內的公共建筑,如社區服務中心、物業辦公室等,應確保空調系統的新風正常運行,定期對空調濾網進行清洗消毒,有條件的可采用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相結合的方式,保持室內空氣清新。
物資保障
防疫物資儲備:社區應儲備足夠數量的口罩、洗手液、消毒劑、體溫檢測設備、防護服、護目鏡等防疫物資,確保物資儲備量能滿足社區居民1-2周的基本需求。設立專門的防疫物資倉庫,由專人負責物資的管理與發放,建立物資出入庫登記臺賬,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物資調配與使用,防止物資浪費與濫用。
生活物資供應:與周邊超市、農貿市場等建立合作關系,保障社區居民生活物資的穩定供應。對于居家隔離的居民,社區應組織志愿者提供生活物資代購、配送服務,確保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響。通過社區公告、微信群等方式,及時發布生活物資供應信息,引導居民理性采購,避免出現哄搶現象。
模板二:企業疫情防控措施模板范文
員工管理
健康排查與監測:企業在復工復產前,應對全體員工進行全面的健康狀況排查,了解員工近期的旅居史、接觸史以及健康狀況等信息。建立員工健康檔案,每日對員工進行體溫檢測,要求員工如實填寫健康狀況日報表。如發現員工有發熱、咳嗽等癥狀,應立即安排其前往醫療機構就診,并對其工作場所進行消毒處理。
 
 
 
 
 
 8.98K
 8.98K 7.19K
 7.19K 下載文檔
下載文檔


 
 
 
 
 使用微信掃碼付款
使用微信掃碼付款
 換一換
 換一換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