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障消防水源:定期檢查社區內的消防水池、水箱的水位,確保消防水源充足。對消防水泵進行定期啟動測試,檢查其運行是否正常,能否在火災發生時迅速提供足夠的水壓。維護好室外消火栓,確保其能夠正常使用,周圍不得堆放雜物或被埋壓、圈占。加強對消防供水管網的巡查,及時修復漏水點,保證管網的供水能力。
維護疏散通道:加強對社區內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的管理,確保通道暢通無阻。定期清理樓梯間、通道內的雜物、垃圾,嚴禁在疏散通道上停放車輛、設置障礙物或私搭亂建。對疏散指示標志、應急照明設施進行檢查和維護,保證其完好有效,能夠在火災發生時為居民提供準確的疏散指引。
居民消防宣傳教育
開展消防安全培訓:定期組織社區居民參加消防安全培訓,邀請消防專業人員進行授課。培訓內容包括火災的成因、危害、預防措施,滅火器、消火栓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,火災發生時的逃生自救技巧等。通過案例分析、現場演示等方式,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。
設置消防宣傳標識:在社區內的顯著位置,如小區入口、樓道口、電梯間、宣傳欄等,設置消防宣傳標識和標語,宣傳消防安全知識和火災防控要點。如張貼“嚴禁堵塞消防通道”“安全用火用電”“發生火災迅速撥打119”等提示標語,利用社區廣播、電子顯示屏等滾動播放消防安全宣傳視頻,營造濃厚的消防宣傳氛圍。
組織消防演練:定期組織社區消防演練,模擬火災發生場景,讓居民親身體驗火災應急處置過程。演練內容包括報警、疏散逃生、初期火災撲救等環節。通過演練,檢驗和完善社區火災應急預案,提高居民在火災發生時的應急反應能力和協同配合能力,確保居民能夠迅速、有序地疏散逃生。
火災隱患排查
日常巡查:社區物業管理部門要安排專人進行日常消防安全巡查,重點檢查居民樓內的電氣線路、燃氣使用情況,以及是否存在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、私拉亂接電線、占用消防通道等行為。對發現的火災隱患要及時記錄,并下達整改通知書,督促居民或相關責任人限期整改。對于拒不整改的,要及時報告相關部門依法處理。
重點部位排查:對社區內的易燃易爆場所,如加油站、加氣站、鍋爐房、配電室等,以及人員密集場所,如社區活動中心、幼兒園、老年活動室等,進行重點排查。檢查這些場所的消防設施是否完備,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實,用火用電是否規范。加強對出租房屋、老舊建筑的排查力度,針對其可能存在的消防設施老化、電氣線路混亂等問題,提出整改建議并跟蹤整改情況。
建立隱患臺賬:建立社區火災隱患臺賬,對排查出的火災隱患進行詳細記錄,包括隱患位置、隱患類型、發現時間、整改責任人、整改期限等信息。對已整改的隱患要進行復查,確保整改到位,并及時在臺賬中進行銷號處理。通過建立隱患臺賬,實現對火災隱患的動態管理,全面掌握社區火災隱患情況,為火災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依據。
模板三:企業火災防控措施模板范文
消防安全制度建設
制定消防安全責任制:企業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責任制,明確各級領導、各部門、各崗位在消防安全工作中的職責。將消防安全責任層層分解,落實到具體人員,確保每個崗位都清楚自己的消防安全責任。定期對消防安全責任制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,對履行職責不到位的部門和個人進行問責,對消防安全工作表現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。
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: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,包括消防安全操作規程、消防設施設備維護管理、火災隱患排查治理、用火用電管理、易燃易爆物品管理、消防應急預案制定與演練等內容。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,不斷修訂和完善制度,確保制度的科學性、合理性和可操作性。組織員工學習消防安全管理制度,使其熟悉制度內容,自覺遵守制度規定。
設立消防安全管理機構:規模較大的企業應設立專門的消防安全管理機構,配備專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,負責企業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。規模較小的企業可確定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,負責本企業的消防安全工作。消防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,定期對企業進行消防安全檢查,組織開展消防培訓和演練,及時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,確保企業消防安全。
 
 
 
 
 
 16.14K
 16.14K 12.91K
 12.91K 下載文檔
下載文檔


 
 
 
 
 使用微信掃碼付款
使用微信掃碼付款
 換一換
 換一換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