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做飯,打掃衛生同樣是不小的挑戰。拖地時,地板上的污漬需要反復擦拭;整理房間,要將物品分類收納,做到整潔有序。一天下來,腰酸背痛,我這才明白,父母每天重復這些家務是多么不易。更讓我感動的是,在我做家務的過程中,父母會耐心地教我技巧,分享他們的經驗。這些日常的交流,讓我們的關系更加親密,也讓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。
一周的家務勞動,讓我從一個“家務小白”逐漸變得熟練,更重要的是,我學會了感恩與擔當。每一次擦拭、每一頓飯菜,都承載著對家人的愛;每一次付出,都讓我懂得生活的不易。它教會我,勞動不僅是責任,更是傳遞情感的方式。在今后的生活中,我會主動承擔更多家務,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愛,讓家庭充滿更多溫馨與幸福。
模板四:社區志愿服務勞動心得體會
服務社區,溫暖人心
作為一名大學生,積極參與社會實踐、服務社會是我們應盡的責任。這個暑假,我報名參加了社區組織的“關愛社區老人”志愿服務活動,在與社區居民的互動中,我收獲了滿滿的感動,也對勞動的社會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。
活動伊始,我們志愿者團隊分成小組,走訪社區內的獨居老人。當敲開張奶奶家的門,看到老人布滿皺紋卻慈祥的臉龐時,我的內心涌起一股暖流。張奶奶今年80多歲,子女在外地工作,平時很少有人陪伴。我們主動幫她打掃房間,擦拭家具,整理衣物。在打掃過程中,張奶奶不停地念叨著感謝的話語,還拿出珍藏的相冊,給我們講述年輕時的故事。看著她眼中閃爍的光芒,我深深感受到,老人們需要的不僅是物質幫助,更是精神上的關懷。
為了豐富社區老人的生活,我們策劃組織了一場文藝表演。從節目編排到場地布置,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志愿者們的心血。我負責教幾位老人學唱紅歌,起初老人們有些害羞,不敢開口。我便一句一句耐心教唱,鼓勵他們大膽表現。慢慢地,老人們越唱越有勁頭,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表演當天,社區活動室坐滿了居民,老人們的歌聲、孩子們的舞蹈、志愿者的朗誦,贏得了陣陣掌聲。看著大家其樂融融的場景,我心中充滿了成就感。
在志愿服務過程中,我們還幫助社區清理公共區域的垃圾,宣傳環保知識。頂著炎炎烈日,我們拿著垃圾袋和夾子,仔細撿拾路邊、花壇里的垃圾。雖然汗水濕透了衣衫,但想到能為社區創造整潔的環境,便覺得一切都值得。我們向居民發放環保宣傳單,講解垃圾分類知識,不少居民主動加入到環保行動中來,這讓我看到了志愿服務的力量。
這次社區志愿服務勞動,讓我走出校園,走進社會,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與關愛。它讓我明白,勞動不僅能創造物質價值,更能傳遞情感,凝聚人心。每一次幫扶、每一場活動,都是對社會責任的踐行。在未來,我會繼續投身志愿服務,用青春和熱情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,讓更多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。
 
 
 
 
 
 13.45K
 13.45K 10.76K
 10.76K 下載文檔
下載文檔


 
 
 
 
 使用微信掃碼付款
使用微信掃碼付款
 換一換
 換一換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