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2創新藥研發投入加大,成果初現
隨著政策對創新藥的大力支持以及市場對創新產品的強烈需求,中國藥企在創新藥研發方面的投入持續攀升。2023年我國醫藥行業研發經費投入達3875億元,同比增長14.2%,占全球總投入比例提升至16%。這種高強度的投入開始逐漸顯現成果。
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,PD1/PDL1抑制劑新增適應癥數量較去年增長45%,為更多腫瘤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。基因編輯技術也取得突破性進展,CRISPR-Cas9相關臨床試驗項目數量同比增加3倍,為攻克一些遺傳性疾病帶來了希望。2024年預計有超過60個新分子實體藥物進入商業化階段,這一數字充分顯示了我國創新藥研發的活力與潛力。
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新藥企開始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。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在國際市場銷售額超18億美元,同比增長107%,其不僅在國內獲批上市,還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(FDA)的認可,成功進入美國市場。這標志著中國創新藥在國際化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
2.3醫療器械國產替代加速,數智化轉型開啟
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迅速,2022年營業收入約達12995億元,預計到2025年可達18750億元,1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.5%,增速約為全球增速的兩倍。在政策支持、技術進步以及成本優勢等因素的推動下,醫療器械國產替代進程明顯加速。
在一些常規醫療器械領域,如超聲診斷設備、監護儀等,國產產品憑借較高的性價比,已經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。在高值耗材領域,國產企業也在不斷取得突破。以心臟支架為例,國產支架的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,部分產品的性能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。
隨著AI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,醫療器械行業也開啟了數智化轉型之路。數字信息化技術使得醫療器械能夠實現遠程監控、數據傳輸和智能診斷。醫療機器人在手術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,如達芬奇手術機器人,能夠實現更加精準、微創的手術操作。人工智能醫療器械,如AI輔助診斷軟件,能夠幫助醫生更快、更準確地做出診斷,提高醫療效率和質量。
2.4中醫藥傳承創新,迎來發展新機遇
中醫藥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,在2025年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。政策層面,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中醫藥發展的政策,推動中藥標準化、數智化制造與國際化認證。
在標準化方面,眾多中藥企業加強了對中藥材種植、炮制、生產等環節的質量控制,提高了中藥產品的穩定性和一致性。片仔癀建成全球首條中藥區塊鏈溯源生產線,實現了從原料到產品的全程可追溯,提升了產品質量和品牌信譽。
 
 
 
 
 
 4.43K
 4.43K 3.54K
 3.54K 下載文檔
下載文檔


 
 
 
 
 使用微信掃碼付款
使用微信掃碼付款
 換一換
 換一換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