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中午,買菜做飯的難題又擺在眼前。走進菜市場,琳瑯滿目的菜品讓我無從下手。為了買到新鮮又實惠的食材,我貨比三家,討價還價,還不小心算錯了賬。回到家后,做飯更是一場“戰斗”。切菜時速度太慢,導致炒菜時部分食材已經氧化變色;炒菜時掌握不好火候,不是菜炒焦了就是沒炒熟。等終于做好兩菜一湯,我已經累得不想吃飯。
除了做飯打掃,還有洗衣服、整理衣物等家務等著我。洗衣服時,不同顏色、材質的衣服需要分類清洗,還要注意洗衣液的用量;整理衣柜時,看著堆積如山的衣物,我才發現自己平時隨手亂放給整理帶來了多大的麻煩。一天下來,我深刻體會到父母每天操持家務的辛苦,他們不僅要工作,還要照顧一家人的生活起居,卻從未有過怨言。
這次當家的經歷,讓我學會了許多生活技能,也懂得了感恩與珍惜。我開始主動幫父母分擔家務,飯后主動洗碗,周末幫忙打掃房間。在勞動中,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,也明白了每一頓可口的飯菜、每一個整潔的角落,都凝聚著父母深深的愛。家務勞動雖然瑣碎平凡,但正是這些點滴付出,撐起了一個家的幸福。
模板五:農業勞動心得
田間勞作:在泥土中觸摸生命的力量
去年暑假,我回到鄉下老家,跟著爺爺奶奶體驗了半個月的農田勞作。這段遠離城市喧囂、親近土地的經歷,讓我對農業勞動有了深刻的感悟,也重新認識了糧食的來之不易。
我的第一項任務是給玉米地除草。七月的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,剛走進玉米地,悶熱的空氣和葉子劃過皮膚的刺痛感就讓我有些退縮。但看著爺爺奶奶已經彎腰開始勞作,我也只能硬著頭皮跟上。除草時,需要仔細分辨哪些是雜草,哪些是玉米苗,一不小心就會誤除。剛開始,我動作笨拙,速度很慢,沒一會兒就累得滿頭大汗,腰酸背痛。爺爺看到我疲憊的樣子,笑著說:“種地就是這樣,得慢慢來,習慣就好。”在爺爺的鼓勵下,我逐漸掌握了技巧,速度也快了起來。
幾天后,迎來了給莊稼澆水的工作。村里的灌溉渠離農田有一段距離,我們需要用水桶從渠里提水,再一桶一桶地澆灌。一桶水少說也有幾十斤重,提起來沒走幾步,我的手臂就酸得不行。但看著干涸的土地在水的滋潤下變得濕潤,蔫頭耷腦的莊稼漸漸挺直腰桿,一種奇妙的成就感油然而生。我突然明白,每一株農作物的生長,都離不開農民辛勤的汗水。
最難忘的是收割小麥的日子。天還沒亮,我們就來到麥田。金黃的麥穗在微風中搖曳,爺爺教我使用鐮刀,一手抓住麥稈,一手握緊鐮刀,用力一割,一束麥子就被收割下來。剛開始,我總是割不斷麥稈,還差點割到手指。經過反復練習,動作才逐漸熟練。一整天彎腰割麥,累得我直不起腰,手掌也磨出了水泡。但看著一捆捆麥子堆成小山,想到它們即將變成餐桌上的食物,所有的辛苦都變得值得。
 
 
 
 
 
 12.65K
 12.65K 10.12K
 10.12K 下載文檔
下載文檔


 
 
 
 
 使用微信掃碼付款
使用微信掃碼付款
 換一換
 換一換
